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 姓名:乌爽 盟市学校: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二中学
授课年级:七年级 讲课题目:2.1.1有理数的加法
章节名称 | 2.1.1有理数的加法 | 学时 | 1 | |||
课标要求 |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理解有理数的运算规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 |||||
内容与学情分析 | 课标分析 | 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学生学会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运算的过程,能够计算有理数加法的相关题目,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计算题目。 | ||||
内容分析 |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加法运算,其中包括同号有理数的加法和异号有理数的加法,以及有理数和零的加法运算。 2将有理数的加法分为三类,分别为同号加法、异号加法和与零的计算。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小学已经掌握了自然数、正分数、正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律,对于有关计算的知识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但是在初中引入负数到有理数之后,学生会对于有关负数的的加、减、乘、除运算比较陌生,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和帮助。 | |||||
学习目标 (重难点在相应条目后标注) |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难点); 3.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重点)。 | |||||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 完成导学案 | |||||
学习策略 | 练习法 | |||||
学习环节 | 学习任务设计与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设计 |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 |||
导入新课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 情景引入:展示本章引言中的收入支出表格,让学生思考结余怎样计算,教师总结出结余的计算式子,提出疑问,怎样去计算这样的式子?引出课题。 |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结余设怎样计算的。 | 以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学生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 |||
活动一 | 探究: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提出疑问,两个算式能发现他们都是同号的运算。最后由教师总结出同号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 思考探究中的问题,给出心中的答案,思考两个算式是否同号,尝试总结同号有理数的加法则。 | 给出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去思考,并及时给出提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 | |||
活动二 | 探究:(1)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3m,再向右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2)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3m,再向左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最后总结出异号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 学生先试着讨论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说出讨论的结果。 | 学生可以根据同号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总结出异号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教师及时给予帮助。 | |||
活动三 | 探究: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如何?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给出有理数与零的运算法则。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所有有理数加法法则。 | 独立思考回答出一对相反数的和为零。 | 学生能总结出一个数与0相加,结果仍是这个数。 | |||
达标检测 | 1.计算: (-9)+(+13)=____ 5+(-8)=____ (-7)+2=____ (+4)+(-1)=____ 12+(-5)=____ 3+(-13)=____ 2.计算: (1)(-3)+(-6) (2)(-20)+(+15) (3)10+(-4) (4)(+16)+7 (5)(-13)+(-25) (6)(-7)+0 (7)100+(-88) (8)(-0.14)+ 4.4 3.计算: (1)(-51)+(-37); (2)(-3)+0; (3)12+(-12); (4)(-1.2)+0.7; (5)3/4+(-2/3).
| |||||
课堂小结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最后在带学生一起总结。 | 积极参与课堂小结。 | 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 |||
板书 设计 | 2.1.1有理数的加法 1.同号: 2.异号: 3.一个数与0相加,结果仍是这个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