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市20182019学年度(下)期末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总分120分)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 10 页,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

题号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6分,每空0.5分)

(    )     (    )     (    )      (    ) 

(    )     (    )     赤luǒ(     )        kuì(    )

zhì(     )      狂lán(     )     zhì(     )      吞shì(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他为人诚实、正直,即使一个人走在乡间小路上,也会目不窥园,不随意采摘果农的劳动成果。

B.他们不仅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和习俗。

C.岳云鹏的相声实在幽默风趣,我一边听一边忍俊不禁

D.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让锋芒必露,推过张扬,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

②笑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

③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

④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

因此,我们要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

A.第①句中的“随着”是介词,第④句中的“在”是动词。

  B.“开怀大笑”“改善心肌供血”都是偏正短语。

  C.“欣赏喜剧”是补充短语,“因此”是连词。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②①④③⑤。

4.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B.法国作家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里塑造了韩麦尔先生这一爱国着形象。

C.我们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阿长与〈山海经〉》中认识了朴实善良的“长妈妈”,在小说《社戏》中认识了聪明的双喜和淳朴的六一公公。

D.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蒂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

5.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木兰是位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形象,她既有着“               ,关山度若飞”的飒爽英姿,也不乏“当窗理云鬓,                    ”时流露出来的娇美风姿。《木兰诗》

(4)《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5)一份乡愁,不同倾诉。李白化曲成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远游在外的无尽乡思;岑参遇使托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思亲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情感。(分别出自《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

6.综合性学习(10)

本学期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的诗文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感受陆游诗歌的意境之美(2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这首诗的每一联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面镜头(任选一个镜头写)。要求: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50字左右。

【场景】山西村。

【人物】陆游、农家主任、村民、陆游的朋友

镜头一:游山西村农家,丰盛的饭食。诗人和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在村民家喝酒吃饭,其乐融融。

镜头二:村间小路,清翠山峦,汩汩溪流。诗人在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突然看见几间农舍,隐于花明柳暗之间,豁然开朗,喜形于色。

镜头三:                                                                     

镜头四:                                                               (2分)

活动二:体会诗人的炽烈情感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了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来体现不尽之游兴。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活动三:在阅读名著中感受温暖

阅读名著片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象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祥子始终没言语,呆呆的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的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

(1)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2分)

(2)做批注是很好的读书方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画线句进行批注。(2分)

 

 

3)联系作品,说说语段中的祥子为什么“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2分)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7~11题。14分)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节选自《河中石兽》)

【乙】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见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同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选自《杜处士好画》)

【注释】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拊:拍。③搐(chù):收缩,此指“夹”。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转转不:_______________              (2)反溯流逆上矣:_______________

(3)知其一:_______________              (4)一日十画:___________________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9.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尔 辈 不 能 究 物 理 

(2)可 据 理 臆 断 欤?

10.结合语境,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中“笑”的具体原因。(2分)

而一牧童见之,拊掌见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文本,谈谈你读了【甲】【乙】两文后分别得到的启示。(2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驿路梨花》(节选) ,完成12—16题。(14分)

 2004122621292292743 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②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③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④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⑤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⑥“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⑦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⑧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 写人写物贵在写出特点。请简要说说小姑娘有哪些特点?。(2分)

                                                                 

13.选文第④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

插叙的作用是什么?(3分)

                                                                 

14.下面的句中加点词写得富有表现力,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了个大礼……”

                                                                 

(2)  “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1. 最后一段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诗句结束全文,有什么作用?(2分)

                                                          

16.读完全文,谈谈你对“驿路梨花”中“梨花”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0分)

好一朵木槿花

宗璞 
  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②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③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④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闲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huáng(     )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⑤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拔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⑥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⑦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⑧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⑨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⑩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T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hàn(       )撼了我的那朵花。 
它不再来。 
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
17.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答案。(2分)

huáng(     )恐        震hàn(       )

  1. 文章开头先写小园中的其他几种花有什么作用?(2分)


                                                                                 19.阅读全文,请依次梳理作者对木槿花态度变化的过程。(2分)

轻视——(      )——欣赏——(      )

20.到木槿第二次开花前,作者已由惶恐不安到“习惯了这类景象”,通观全文,“这类景象”都指什么?(2分) 

                                                                                

21.题目流露出对木槿花的由衷赞美,作者说木槿花尤其是这朵木槿花“好”的理由是什么?(2分) 

                                                                                
四、写作。(50分)

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

请以“给我一个           就够了“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结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套写;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满洲里市2018——2019学年度(下)期末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6分,每空0.5分)bėng  chàn  fēn  yān  gėn  huì

赤裸  愧怍  滞笨 狂澜 挚痛 吞噬

2.(2分)A“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苦读,专心致学。望文生义。

3.(2分)D

4.(2分)C

5.(10分)(1)惟吾德馨 (2)不畏浮云遮望眼(3)万里赴戎机;对镜帖花黄(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6.综合性学习(10分)

活动一:示例镜头三,山西村街头,春社日降临,农民穿着简洁朴素的衣服,击鼓吹箫,载歌载舞,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热闹欢快。

镜头四:村民家门前,明月高悬。诗人乘着月色,挂着拐杖,轻轻叩开了村民家的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不亦乐乎。(任选一个镜头,意对即可得2分)

活动二:《游山西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意对即可得2分)

活动三:(共6分)(1)《骆驼祥子》老舍(2分)

(2)示例: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祥子的“跑”的动作,表现祥子的热心、同情心。(意对即可,2分)

(3)祥子从老车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命相怜。(意对即可,2分)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7—11题。(14分)

7.(共4分,每词1分)

(1)转转不:停止              (2)反溯流逆上矣:于是

(3)知其一:只是              (4)一日十画: 晒

8.(共4分,每题2分)

(1)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在石头下方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洞。

(2)蜀地有个姓杜的读书人,喜欢书画,(他)珍藏的书画可以用百来计算。

9.(共2分,每句标一处,每句1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 

(2)可据理/臆断欤?

10.(共2分)牧童笑杜处士珍藏的斗牛画把尾巴画错了。斗牛时,牛的尾巴应该夹在两条大腿之间,而画家画的牛的尾巴却是摆动的。(意对即可)

11.(共2分,每题1分)

示例:【甲】文: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文中找石头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言之有理即可)

【乙】文: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戴嵩画牛,没有仔细观察斗牛,而是想当然认为斗牛时,牛的尾巴是摆动的,所以画错了。(言之有理即可)

三、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驿路梨花》(节选) ,完成12—16题。(14分)

12.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每点是1分,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

13.(共3分)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到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交代清楚原因、经过、结果,意思对即可1分)

插叙作用: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意对即可,2分)

14.(共4分)

(1)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真挚的感谢之情。(动作描写1分,作用1分,共2分)

(2)“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为。(意对即可,2分)

15.(2分)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以花喻人,雷锋精神像梨花一样处处开放。

16.(共3分)“驿路梨花处处开”中“梨花”语义双关(1分),指自然界的梨花又指发扬雷锋精神建造、照料茅屋的人(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0分)

17.(共2分,每字1分)惶恐  震撼

18.(2分)用衬托的手法来突出木槿花的坚强、勇敢、不娇气。(“衬托”1分,“坚强、勇敢、不娇气”1分) 

19.(2分)轻视——惊喜——欣赏——期待 (答对一点得1分)

20.(2分)①“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②文革中所经历的“死别的悲痛”。“又面临少年人的生之困惑”;③“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每点1分,写出两点即可) 

21.(2分)①木槿花平凡而奇特,娇嫩却顽强。②重压之下艰难挣扎,勇敢面对一切苦难。③使惶恐中的作者拥有幻想、去掉悲伤、留住梦想。(每点1分,意对即可) 

四、作文(50分)

评分标准

一类卷:5045分,基准分为47分。主旨突出,文情并茂。

二类卷:4439分,基准分为42分。主旨明确,语言流畅。

三类卷:3832分,基准分为35分。主旨较明确,语言基本通顺,病句少。

四类卷:3125分,基准分为28分。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

其余25分以下,严重偏离题意,内容不健康,未完成写作,字数严重不足,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等。基准分为20分并酌情赋分。(抄袭作文5分以下)

【评分说明】1)评分程序:整体把握,初定类别,按基准分上下浮动。

2以下5项有一项突出者即可按相应等次的基准分向上浮动:

A.感情真挚B.立意新颖C.构思巧妙

D.语言富有个性E.字迹美观,卷面整洁

 

 

 

2018—2019(下)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