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彩色的中国》

一、     教学内容

学唱《彩色的中国》

二、     教材分析

《彩色的中国》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少年歌曲。词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少年打开地地图册时所产生的联想这一题材,寥寥数笔,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曲作者采用了大调式、3/4拍的创作手法,更赋予歌曲欢快、优美之感,好似孩子们在边歌边舞,亲切地表达着热爱祖国河山的幸福情感。

 三、教学目标

1、学唱《彩色的中国》,在演唱、聆听中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爱国主义思想。

2、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用“声断气(情)不断”的方法学唱歌曲中碰到的休止符。并用线条或简单图形在谱中画一画,然后再唱一唱。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四、教学重难点

唱好歌曲《彩色的中国》 细腻地表达歌曲真正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让同学们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进入上课的状态。聆听完后让同学们回答这首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

 师:嗯,是的,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真切的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那么,类似这种情感的歌曲还有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我们即将要学习的歌曲《彩色的中国》

(二)新授内容

1、 首次完整地欣赏歌曲《彩色的中国》。

师:好,同学们,歌曲已经欣赏完了,那么大家初次听完这首歌曲后有怎样的感受,的旋律特点是怎的呢

生:(师引导)……

师:嗯,不错,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欢快、旋律优美,好似同学们在边歌边舞,亲切的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那么,这首歌的节拍是什么?它的强弱规律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两个问题,让我们再来感受下这首歌曲。同学们在聆听的过程中可以边听着歌曲边用手打着节拍

2、再次播放音频。

师:好!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那么现在大家齐声告诉我,这首歌的节拍是几几拍啊?

生:3/4拍

师:是的,那么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3/4拍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呢?

生:强弱弱

师:嗯,同学回答的非常好!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打一下3/4拍的节奏(打四小节)。很好,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那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首歌曲。

3、学唱歌曲

师: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这首歌的歌词。歌词是一首歌的灵魂,它为歌曲注入了浓厚的感情,那么这首歌的歌词也是非常优美的,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轻轻打开地图册”1、2!

生:……

师:嗯,同学们朗读的很好,当我们轻轻打开地图册,我们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有碧绿的(草原),金黄的(沙漠),还有长长的(长江),弯弯的(黄河)。嗯,是的,我们的祖国是如此的美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

师:首先请同学们端正坐姿,肩颈放松;两眼平视,在演唱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好甜美的微笑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同学们,在唱歌之前先给老师一个最最甜美的微笑!

生:(微笑)

师:嗯,很好,希望大家保持好这种状态。

(老师教唱……)

师:这首歌曲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到“弯弯的是黄河”,这部分体现出了青少年翻开地图册时对彩色的中国的好奇。后面就是第二部分,歌曲在这里形成了高潮。同学们,看一下我们这首歌的第二部分出现了11:这个记号是什么记号啊?

生:重复记号

师:嗯,是的,所以说这两句是重复乐句,从而巩固了歌曲的主题,所以我们在唱的时候应该从这里重复一遍到第二段的结束句。 好,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大体熟悉了这首歌的旋律,让我们跟着旋律小声的完整的齐唱一遍。

生:……

师:好,同学们,刚才大家唱的不错,但是有个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看这里,这是刚才我们唱的第一乐句,这是第二乐句,第三乐句,第四乐句,这四个乐句当中频繁的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音符,它可以渲染歌曲的感情色彩,有谁知道这是什么音符?

生:休止符

师:没错!休止符在这里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使旋律增加了流动感,这种音乐表现重点是一个“情”字,达到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第一乐句“轻轻打开地图册”的休止符,我们应该把它空出来、放在心里,大家跟着老师唱一遍

(2)第二乐句和第三乐句中的休止符,我们要唱出“声断气不断”的效果。来,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3)“弯弯的是黄河”2、3、空。

(4)大家跟着伴奏齐唱一遍。

师:恩,真是唱的太好了,大家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好吗(掌声

、主题升华

1、师:我们把这首《彩色的中国》唱的很美,你们希望我们彩色的中国什么颜色可以再多一些,什么颜色可以再少一些呢?

生:(分别交流自己的想法)

2、师:那么怎样就能使你们喜欢的颜色更多呢?

生:(再次交流)

师:(小结)大家说的很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相信大家喜欢的颜色会越来越多,彩色的中国会越来越美。好,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