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生物学科教案

设计时间: 2022 12月 日                设计教师:问丽霞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教材版本与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课标要求

(5)人体生理与健康

概念6 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外部上海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使健康的重要保障

6.1人体具有免疫功能,通过计划免疫等措施能够预防传染病

6.1.1 人体能够通过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抵抗抗原微生物的侵染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及生活经验,对免疫学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对免疫学的系统认识。故而表现出一方面对免疫相关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在生活中的现象如艾滋病,注射疫苗等缺乏正确的认知,对指导健康生活存在一定的偏差。

教材分析

《免疫与计划免疫》是在认识了传染病的基础上,来进行探究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免疫和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又为下一章《用药和急救》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更能突出本单元《健康地生活》这个主题!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

3.描述免疫的功能;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二)能力目标

联系生活,通过资料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对生活实际实例进行探索和讨论,指导自己健康地生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并认同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重点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区别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区别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教学方法与策略

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假说)→实验验证(反复多次)→得出结论

教学资源

多媒课件,特异性免疫流程图

教学环节(过程)设计提纲

备注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图片,提出问题:外面那么危险,为什么我没有经常得病?

提示:人体有免疫系统

板书课题: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探究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1、人体自带“盾牌—(天险)”

IMG_256

(1)阅读79页资料分析或动画显示

(2)讨论: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病菌会很快死亡?

(3)学生观看,描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分析、体会皮肤的免疫作用。

总结:皮肤具有阻挡微生物侵入,汗液具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具有清扫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2、人体自带“盾牌二”

(1)设疑:当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又是什么在与病原体战斗呢?

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2)多媒体展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的动画,结合资料分析2分析。

IMG_257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和了解身体中吞噬细胞的分布。

(3)多媒体展示:溶菌酶杀菌的动画。

强调:溶菌酶是杀菌物质中的一种,我们的唾液、泪液中都有溶菌酶

总结: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4)提出问题: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针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强调: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

3、人体形成“盾牌三”

(1)观看特异性免疫的视频,了解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并提出问题

a、第三道防线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b、什么叫抗原?什么叫抗体?

c、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的关系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带着三个问题阅读教材P81,进一步了解第三道防线的组成,理解抗原、抗体和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2)展示不同的免疫细胞图,介绍免疫细胞的作用

(3)提问:免疫细胞哪里来的呢?展示免疫器官的图形

总结: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4)提问: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利用希沃技术简化抗体的来源和作用

IMG_258

重点强调几个核心概念

抗体: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做抗体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特点: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

(5)提问:第三道防线与前两道防线有什么区别?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所以属于特异性免疫

强调:牵涉到抗体的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4、总结出免疫的两种类型: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作用特点

 

 

 

 

 

形成时间

 

 

 

 

 

引导学生填写表格。

 

探究二:免疫的功能

1、免疫的概念,通过科学家的研究免疫不仅是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对免疫的认识有了更多的认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免疫的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我们学习了免疫能力使我们免受病原体的侵害,使我们受益,但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它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位的,免疫还有哪些功能呢?

  多媒体展示:免疫的功能示意图。

IMG_259

引导学生总结。

  强调: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并举例加以说明。

3、免疫系统功能异常

排斥反应:免疫系统能识别出移植给病人的外来器官,当然要攻击它,把它杀死!

过敏反应:

 

探究三:计划免疫

1、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2、举例:

 

 

课堂小结

这三道防线都能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从而抵抗“非己”成分。它们都有相同的以上的这种本质。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免疫的认识也不断提高。那么什么是免疫?免疫有哪些功能?请同学们自学教材82相关知识。

师生共同总结:

1.免疫概念

2.免疫功能

板书要点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组成

功能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阻挡、清扫、杀灭

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等

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二、免疫的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

三、免疫的本质

识别“正常”、“异常”细胞,清除“异常”

识别“自己”、“非己”成分,清除“非己”

分层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趣味分类

2.课外调查:找出自己的疫苗接种证,看看你都注射过什么疫苗。

课后反思